夏秋之交,蛇类活动频繁,掌握防蛇知识对有害生物防制从业者至关重要。作为一名有害生物防制从业者,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蛇类防治任务。蛇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分布特点,掌握正确的识别方法、预防措施和安全迁移技术对专业工作者至关重要。
一、南方常见蛇类
南方广东地区气候温暖湿润,蛇类种类繁多,其中毒蛇比例较高。以下是广东地区常见的几种蛇类:
广东地区还常见短尾蝮蛇、原矛头蝮、灰鼠蛇、翠青蛇和乌梢蛇等蛇类。
需要注意的是,翠青蛇常被误认为是竹叶青蛇,但它头部呈椭圆形,通身绿色,体侧无线纹,尾巴无焦黄色,是无毒蛇。
二、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
了解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对防治工作至关重要,以下是主要区别特征: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特征并非绝对,有些无毒蛇也会模拟毒蛇的外观特征,最可靠的识别方法是熟悉特定物种的特征。
三、防蛇方法与措施
作为一名有害生物防制从业者,为客户提供专业防蛇建议是重要工作内容。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蛇方法:
雄黄大蒜球:用雄黄二两、大蒜一头捣烂拌匀后,用纱布包住,扎成小球状。将雄黄大蒜球挂在腰间或绑在脚脖子上,可以有效驱蛇。
樟脑丸、花露水和蚊香:蛇类难以忍受硝基和氨基类物质的气味,在周围撒一些花露水或放置樟脑球,或点蚊香,可以有效驱蛇。
高浓度雄黄酒:用70度以上白酒与雄黄粉按1:0.5比例混合,洒在周围区域。
专业防蛇液:如辰山植物园采用的专业防蛇液,均匀喷洒在蛇类可能出现的区域,形成闭合的防线。
四、安全捕蛇与迁移方法
当接到捕蛇任务时,务必采取专业安全的操作方法:
五、被蛇咬伤的应急处理
尽管专业防制人员采取预防措施,但仍需掌握被蛇咬伤的应急处理方法:
六、生态平衡与专业伦理
作为一名有害生物防制从业者,我们需要认识到蛇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:
它们控制鼠害、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我们不应该随意捕捉或伤害蛇类,除非它们对人类安全构成直接威胁。
专业防治应以预防为主,捕捉为辅,尽可能采用驱赶而非杀灭的方法,并将捕获的蛇类安全迁移到适合的生态环境中。
蛇类防治是有害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了解南北方常见蛇类特征、掌握预防措施和安全迁移技术,专业从业者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,保障人民安全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。
记住,遇到蛇类不要惊慌,大多数蛇类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,只有在受到威胁时才会防御。作为专业人员,我们应当以科学、专业和人道的方式处理蛇类防治任务。
声明:仅用于宣讲病媒生物相关知识,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;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请及时登陆协会官网www.sdcsh.cn或关注协会公众(13318326081微信同号)、至电寻找离您最近的专业除虫服务,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。